东华大学:以“三位一体”学生理论宣讲体系铸魂育人
东华大学立足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历史方位,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把学生理论宣讲作为推进党的创新理论青年化阐释和有效性传播的重要载体,持续打造“三位一体”学生理论宣讲体系,有力塑造链接思政课教学与思政教育实践间的“关键纽带”,在“如何讲”上突出青年讲、青年信、青年行,构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宣讲体系。
理论武装构建“三位一体”学生理论宣讲模式,着力提升思政引领力
一是打造“课堂+宣讲”的“靶向式”宣讲模式,着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青年学生心中扎根。找准思政课与思政教育实践的结合点,上好对象化、分众化“思政大课”,做好青年学生“拔节孕穗期”的精准滴灌。抓牢立德树人主场域,依托服务全市的理论宣传教育品牌“给00后宣讲”主题系列活动及大型仪式教育师生同台“思政大课”等,在可知可感、入情入理的“沉浸式”场域中实现广大学生的思想共振与情感共鸣。牢牢把握新生入学季、毕业季等关键环节,推出“信仰启航课”等菜单式宣讲课程,以“知”又有“味”的理论大餐点亮学生信仰灯塔。发挥学生理论宣讲作为链接思政课教学与思政教育实践的“关键纽带”功能,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理阐释转化为思政教育的鲜活呈现,打通传统思政课教学的理论难点及阐释堵点,在“共讲—共学—共练”模式中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思政课教学及日常思政教育的相辅相成。
二是建立“实践+宣讲”的“辐射型”宣讲模式,着力增强理论学习传播的辐射半径。作为上海“大思政课”建设整体试验区牵头建设单位、首批上海“大思政课”建设重点试验高校及上海大学生理论宣讲联盟单位,持续推动校内协同、地校共建、区域联建,不断拓宽宣讲“半径”。成立校级学生理论宣讲联盟,构建“1+4+N”的阶梯型宣讲矩阵,形成“以点带面”的学生理论宣讲格局。积极发挥理论宣讲“手拉手”功能,与多所高校协作推进学生理论宣讲工作,服务上海市学生理论宣讲大格局。紧跟上海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要求,发布“15分钟理论宣讲志愿服务课程清单”,强化精准滴灌、靶向供给,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理论宣讲走深走实。与地方政府、街道社区、大中小学等20余家校外单位联建共建,形成具有地域特色及高校思政特点的讲学品牌,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三是设计“网络+宣讲”的“灵活性”宣讲模式,着力推动“最大变量”成为“最大增量”。作为易班全国共建工作示范单位、上海易班建设示范中心、上海高校网络思政工作分中心、上海高校网络育人研究培训基地,聚焦网络育人特色,发挥网络育人优势,打磨制作系列学生理论宣讲微课,自主开发一体化、互动式在线学习微课系统,依托重要时间节点邀请学生宣讲骨干走进“青春直播间”积极发声,抓住“网生一代”青年学生成长特点,将学生理论宣讲“主载体”与网络育人“主阵地”融会贯通,推进理论宣讲数字化转型。

开学典礼“思政大课”

入学教育“信仰启航课”

学生理论宣讲联盟成立仪式
高位引领发挥理论宣讲示范效能,促进理想信念武装常态化长效化
一是朋辈引领、铸魂育人,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学校将理论宣讲作为铸魂育人的重要载体,立足时代内涵、校本文化及学科发展等,将理论宣讲嵌入思政教育全链条,让理论宣讲承载理论阐释、宣传教育、价值引导及人才培养的多重功能,构建全维度、全场域的理论宣讲格局。学校形成大学习、大宣讲的育人氛围,学生群体的理想信念更坚定,对党的创新理论理解更深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悟更深刻,大批学生成长为具有家国情怀、奋斗精神、国际视野及专业素养的时代新人。
二是选育先锋、建强团队,锻塑宣讲主体有“根”有“魂”。学校注重对理论宣讲人才的选育及培养,多平台、多渠道扩大宣讲人才“蓄水池”,着力提升理论宣讲工作的系统性及科学性。连续8年举办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理论宣讲比赛,组建校级学生理论宣讲团,培养学生宣讲骨干500余名。成立校级学生理论宣讲联盟,析出13个院级学生理论宣讲团,构建了理论宣讲联动协作的生动局面。成立理论宣讲工作室,邀请马院思政课教师、一线辅导员、优秀学生宣讲骨干加入工作室,定期开展理论辅导和业务培训,进一步提升学生理论宣讲的质量及水平。
三是品牌培育、经验凝练,促进宣讲局面向“新”向“好”。学校多次在全国高校“传承红色基因、学思践悟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上海示范宣讲暨“给00后讲讲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主题活动、上海高校大学生理论宣讲工作论坛等作宣讲展示及经验分享,相关特色做法受到光明网、全国高校思政网、上海教育等主流媒体、官方平台报道100余次。115名学生在教育部及上海高校大学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习领航计划系列主题活动、上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微宣讲大赛等宣讲活动中获奖150余项,受邀参加教育部主办的“红色文物,青春讲述”《红色文物青年说》微党课录制等活动。
四是析出成果、探究转化,保障宣讲成效出“精”出“圈”。注重推动学生理论宣讲的理论探究及成果转化,集成学生理论宣讲的优质资源。推出“新时代・新思想”等理论学习专栏,创新党的创新理论的传播方式。打磨高质量、大流量的网络作品,相关作品获评全国及省级大学生网络文化及网络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展示活动奖项20余项。汇编学生理论宣讲优秀文稿、优秀案例、优秀课程,相关成果入选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校数字思政精品项目、上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示范培育项目等5项。

学生理论宣讲比赛

“对话信仰・博物馆里的红色印记”大学生思政微课展演活动

《红色文物青年说》微党课录制
经过8年实践探索,东华大学学生理论宣讲工作已成为思政教育的口碑工程及鲜亮名片,有效推进党的创新理论落地生根、入脑入心。学校积极发挥学生理论宣讲品牌效应,持续推动区域联建共建,已形成服务省域师生党的创新理论宣传教育品牌,发挥着重要的辐射带动和驱动引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