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尺巷智慧:宿舍矛盾的和谐化解之道
作者: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蒋欢
发布时间:2025-05-22 16:03:28
在我所带的班级中,有一个由四名大二学生组成的宿舍,他们分别来自不同地方,生长在不同的家庭环境,其中还有一名外省的少数民族同学。小Z,性格直爽,生活习惯较为随意;小L,文静内向,作息规律;小W,热爱社交,喜欢热闹;小M,行事独立,注重个人空间。
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性格和生活习惯的不同,室友之间的包容性慢慢降低,宿舍内小矛盾逐渐积累。小Z和小W习惯晚上聊天到很晚,小L因此经常难以入眠导致精神状态不好。小M则因为个人物品摆放问题与室友产生争执。这些看似琐碎的小事,却严重影响了宿舍的和谐氛围。当小L反映这一情况以后,我迅速思考分析原因并找到问题关键点,决定运用“六尺巷智慧”来化解这一矛盾。
此案例反映的是寝室成员之间因生活习惯不同和沟通不畅等导致的寝室矛盾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点在于:
(一)怎样安抚宿舍四人情绪;
(二)如何有效调节宿舍矛盾;
(三)怎样引导学生与他人相处以及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六尺巷智慧”即“听、辨、劝、借、让、和”六步,是辅导员开展学生工作的有效方法。我在处理本案例时,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
(一)耐心倾听,全面了解情况
首先安排了一个单独的时间,分别与宿舍成员进行私密且轻松的谈话,通过开放式的问题引导学生讲述家庭环境、过往宿舍经历、兴趣爱好以及对宿舍环境的期望等。例如,“你在宿舍最开心的一次经历是什么;最不愉快的呢?”形成宿舍成员初步画像。接着组织集体交流,引导每个人平和地表达自己的诉求。通过倾听和沟通,使我和宿舍成员对宿舍矛盾都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
(二)明辨是非,分析问题根源
在全面了解情况后,我对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宿舍矛盾的根源就在于四个学生之间的生活习惯和性格差异。通过召集宿舍成员开展问题剖析会,引导学生开诚布公地探讨矛盾爆发点,如卫生习惯纠纷、作息时间冲突等,梳理每件事的起始缘由与发展过程。通过追问“当时你为什么会那样做”“你觉得对方可能的感受是什么”,帮助学生自己认识到问题。认识到问题经过长期积累,没得到及时解决而导致了冲突,而非恶意为之,如果通过及时有效的沟通就完全可以避免。
(三)合理劝说,化解对立情绪
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针对每个人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了个性化劝说引导。告诉小Z和小W,尊重室友的作息时间是对他人的基本礼貌,宿舍是私人空间,同样也是四个人的公共场所。同时向其展示因不良习惯引发健康问题与人际矛盾的案例,如因长期不打扫卫生导致细菌滋生影响舍友健康等,再结合沟通交流,让学生其明白自身行为对他人的影响。
同时也与小L和小M沟通,理解他们的个人感受,引导其认识到大家也想营造良好宿舍环境,只是方法不对。要学会包容和理解室友的不同习惯,遇到问题应注意方式方法,有效的沟通远比争吵效果更好。通过合理的劝说,四个学生的对立情绪得到了有效的缓解。
(四)借助外力,推动问题解决
为了进一步推动问题的解决,我邀请学校心理老师开展“宿舍关系与心理健康”团体辅导。通过专业的沟通技巧和方法,帮助大家认识到了彼此之间的误解和偏见,并引导大家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去面对问题。对于心理压力较大的小L进行一对一辅导,对其精神状态予以正向开导。同时,组织“宿舍和谐榜样”分享会,邀请优秀宿舍代表讲述他们的相处之道,从朋辈角度提供借鉴,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向四位同学展示如何处理宿舍问题以及维护宿舍关系。
(五)适度让步,寻求共同利益
在心理辅导和朋辈的影响下,宿舍成员开始尝试调整自己的生活习惯和态度。我与四人共同商讨制定“宿舍和谐公约”,在卫生方面,每个人都需要负责自己区域的卫生,每周进行一次大扫除,确保宿舍环境的舒适。作息时间上,采用投票方式确定统一的休息与起床时间区间,允许一定弹性,如每周可因特殊情况有两次晚睡或晚起机会。明确了宿舍卫生的责任分工和作息安排,严格执行宿舍公约,并在日常生活中互相监督和提醒。通过适度让步和寻求共同利益的方式,宿舍成员之间的关系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六)和睦相处,营造和谐氛围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和调整,宿舍成员之间的矛盾得到了有效的化解。他们开始学会尊重彼此的不同习惯和文化背景,并在日常相处中表现出了更加和谐和友好的氛围,慢慢地有了集体意识。为了巩固这一成果,辅导员还组织了一次宿舍团建活动,让大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一步加深彼此的了解和信任。
经过耐心工作和有效干预,“六尺巷智慧”的运用使本案例处理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关系修复上,成功缓和了舍友间紧张关系,矛盾双方转为友好交流,宿舍重归和睦。于个人成长而言,有效提升了学生情绪管控与人际交往技能,促使其养成包容谦逊的品德。宿舍文化方面,增进了成员凝聚力,共同营造整洁有序、积极向上的宿舍环境。通过对这一案例的处理,也为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助力其他宿舍矛盾化解,推动整体宿舍管理工作优化升级。
本案例的成功处理为我在处理学生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耐心倾听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全面了解情况并深入分析问题根源才能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
合理劝说是化解对立情绪的关键手段。通过个性化的劝说和引导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并主动寻求改进。
借助外力是推动问题解决的有效途径。通过引入专业力量和资源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和有效的帮助和支持。
适度让步是寻求共同利益的重要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学会相互理解和包容可以营造更加和谐友好的校园氛围。
和睦相处是最终目标。通过有效的干预和引导可以让学生学会珍惜彼此之间的友谊和信任并共同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校园环境。
责任编辑:卫彦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