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大学:抓实“三三三”工作体系 发挥“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头雁效应
佳木斯大学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全面落实教育部党组关于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培育工作的部署,以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为牵引,切实发挥“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的“头雁效应”,为推动龙江全面振兴、扎实推进教育强国建设持续注入“佳大”动能。
一、建好三类课堂,筑牢立德树人思想根基
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建好三类课堂,持续深化理论武装,在党员师生心中厚植扎根边疆、服务振兴的红色基因。一是建强线下课堂,提升理论武装实效。举办学院党委书记论坛与“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论坛,构建“书记讲给书记听、书记跟着书记学”的学习交流机制。发挥“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教学科研影响力强的优势,组织他们带头研读党的创新理论、带头讲授专题党课、带头参与学习研讨,通过业务大讲堂、党务干部培训班,切实提升党支部书记履职能力。二是拓展线上课堂,深化思想教育内涵。举办“身在最北方 心向党中央”党课大赛,累计建设校级精品党课12门,其中2门入选全省党员教育电视片资源库,“党课开讲啦”品牌活动持续深化。常态化组织师生党员参加线上专题学习班与系列网络培训,开展党的创新理论知识竞赛、红色主题观影交流等多样化学习活动,覆盖师生近万人次。三是打造实践课堂,增强铸魂育人实效。组织“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开展“行走的思政课”“车间党课”“田间党课”等实践育人课程,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见行见效。构建“学校—学院—支部”三级联动实践育人机制,组织师生党员深入街道、社区、企业、乡村一线开展调研与服务。2025年以来,累计组建社会实践团队30余支,参与党员2000余人次。
首届“身在最北方 心向党中央”党课大赛
二、推进三项计划,提升党建工作质效
聚焦基层党建提质增效,系统实施三项计划,以教育家精神赋能党建工作,持续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一是推进固本强基计划,筑牢标准化堡垒。制定《党建工作五年规划》和每年度《党建工作要点》,强化系统谋划,推动党建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聚焦“一融双高”,抓牢二级党组织“强基指数”。扎实开展党员“五争当”活动,引导党员争当教学科研、医疗护理、管理服务、后勤保障、学习创新先锋,引领全校党员在工作中立标杆、当先锋、做表率。学校党建工作经验先后在《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平台刊发。二是推进示范引领计划,激发组织活力。开展党建工作“标杆院系”“样板支部”“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学习观摩活动,持续提升党建“示范创建”水平。选拔4个学院党委、8个党支部作为重点建设单位,辐射带动全校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获全省高校基层党建示范点2个,全省高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2个。学校党委在2024年黑龙江省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三是推进头雁团队计划,打造雁阵格局。开展“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大比武、大练兵,营造比学赶超、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连续5年举办党支部书记素质能力大赛,选拔培养党建业务“双带头人”。遴选学校“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工作室5个,获省级以上党建工作样板支部4个,全省“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1个,省级以上“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4个,在全省高校党支部书记素质能力大赛获奖8人。
《光明日报》刊发我校党建工作经验
三、实施三项行动,服务振兴发展大局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入实施三项行动,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同频共振。一是实施科研攻关行动,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围绕重点科研项目成立攻关团队,以“大师+支部”“项目+支部”模式开展有组织科研攻关。建成东北三省最大口腔数字化平台,推动龙江口腔医疗智能化发展,实现“当天拔牙,当天种牙,当天戴牙”的技术突破。与建龙钢铁集团共建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推动双液金属复合铸造耐磨材料技术在26个省、市、自治区企业应用。二是实施育人实践行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持续优化学科布局,以党支部为单位开展学科方向调研论证,找准服务“4567”现代产业体系契合点。与地方政府、企业共建实习实训基地50余个,推动“专业实习+就业见习+创业孵化”一体化发展,学生创新能力显著增强。2025届毕业生留省就业率较上年提升4.81个百分点,一批优秀学子扎根龙江、服务基层,为服务龙江全面振兴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撑。三是实施社会服务行动,赋能区域协同发展。组织开展“康复中国行”公益活动,深入市县区幼儿园、中小学开展发育筛查5000余人次。面向黑龙江省东部地区持续开展重症抗感染、重症胰腺炎救治等专业培训。为饶河县四排乡、富锦市锦山镇洪州村等设计发展规划,形成“一区一品”民族特色和文化品牌。学校多个党建案例获评全省高校服务龙江振兴发展案例。
附属医院党员到社区医院开展专业培训
佳木斯大学党委将持续聚焦教育强国建设目标,发挥教师党支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力,为服务龙江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