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党委:落实“五个到位”,推进“一融双高”
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党委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给东北大学全体师生重要回信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推进“全国党建标杆院系”的培育创建,对标“五个到位”实施“五大工程”,深入推进党建工作“一融双高”,发挥党委政治核心作用,推动学院党建工作和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双重跃升。
守牢红线、头雁领航,组织领导突出“强”
学院党委实施“领导班子建设工程”,打造强有力班子集体。完善领导班子科学决策体系。制定《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等文件,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落实党委会、党政联席会工作制度。完善领导班子能力提升体系。每年制定中心组学习计划,践行“一线规则”,推动领导干部上讲台、听课、与师生“结对子”、党委委员联系党支部等制度落地落细。
严格标准、强化和谐,政治把关突出“严”
学院党委实施“和谐稳定保障工程”,确保安全和谐稳定。严守意识形态阵地。出台《网络安全应急预案》《新媒体平台管理办法》;实施哲学社会科学报告审批备案制;守牢课堂阵地,确保“课堂讲授有纪律、公开言论守规矩”;守牢教材阵地,制定《教材编写及选用管理办法》。严格师生政治把关。修订并完善《专任教师补充管理办法》《师德考核实施办法》等制度文件。落实领导班子“一线规则”和“党委委员联系党支部制度”。
立德树人、以文化人,思政工作突出“深”
学院党委实施“思政铸魂提升工程”,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实施“1+4+N”师德教育立体模式,推进“1+1”示范党支部培育创建,举办品牌教育活动,邀请院士专家学者作思政报告。破除课程瓶颈,思政教育全域渗透。组建“红砖”课程思政教研室,获批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9门、示范专业3个,编写《课程思政元素选编》书籍。赓续红色基因,文化育人强基固本。坚持文化育人,挖掘凝练“54煤”精神和“可可托海的东大人”,建设“朝阳文化”团学工作品牌。组建宣讲团,党委书记带头为十余个学院的师生作“可可托海的东大人”报告。
夯实基础、筑牢保障,基层党建突出“实”
学院实施“党建质量夯实工程”,坚持“制度健全、建设规范、活动丰富、教育经常、以评促建、示范引领”的工作思路。制度健全、建设规范。落实“基层党建制度落实年”工作要求,规范设置党支部。每月制定“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学习材料。活动丰富、教育经常。打造“线上+线下”党建活动,组织师生赴培训基地开展活动,开展党组织书记讲党课、领导干部上讲台等工作。以评促建、示范引领。积极开展创先争优建设,营造“严格对标看齐,勇于改革创新,努力争创先进”的工作氛围。党团互动、齐抓共管。学院教师担任省政协委员、市政协委员、区人大代表各1人。坚持“党建带团建、工作到支部”,学院团组织获得多项国家、省市级荣誉。
全面监督、廉洁护航,党风廉政突出“清”
学院实施“党风廉政护航工程”,为学院发展保驾护航。深化政治监督。加强“一把手”监督,常态监督党组织规范化建设、严肃开展党内政治生活情况,专项监督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等。强化日常监督。修订《廉政风险评估预警防控表》,制定《师德考核实施办法》,统筹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发挥师德年度考核的预警作用。常态警示教育。持续开展廉政文化活动节,定期向师生推送相关要求,网站开设“清风资土”栏目。学院连续5次获校廉政文化创新工程一等奖。
深化改革、谋篇布局,党建领航实现“跃升”发展
基层党建成效显著。学院党委获批创建“全国党建标杆院系”,通过“省党建标杆院系”验收,培育出“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各1个、“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3个、“省先进基层党组织”1个、“省研究生样板党支部”1个;培育出“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全国钢铁行业五四红旗团支部标兵”“省五四红旗团支部”各1个。
学科科研创新突破。学院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第一完成单位1项)、省部级二等奖及以上奖励96项,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61项,科研经费连续5年超亿元,累计科研进款12.09亿,第五轮学科评估中矿业工程学科实现冲A目标。
人才队伍逐渐壮大。新增全职院士1人,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11人、青年托举工程2人。补充教师51人,晋升教授14人。
人才培养再谱新篇。近四年4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认证,获批国家级新工科项目2项、一流课程5门、一流专业建设点6个;新增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4人;学生创新创业团队获“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1项、银奖1项、铜奖3项,“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银奖1项。研究生获国际罗哈奖1项,实现我校历史性突破。
面向未来,学院将继续发挥党委的领航作用,向实现“一流学科建设、一流人才培养、一流师资队伍、一流科学研究、一流文化制度”“五个一流”的目标前进!